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肥料是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必备原料,是增产丰收的基础保障,也是农民创收的前期投资。肥料对于农作物就像食物之于人类,要“吃好”、“吃饱”、“吃出花样”但不能“吃撑了”。我国对于肥料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刀耕火种”时代的农家肥到现当代“车水马龙”时期的繁华多样。肥料用量、种类的增加潜移默化的推动着农业生产的进步,保障了我们生存的“粮食”。
现如今这个农业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农民对于氮磷钾肥料的使用已经相当“得心应手”,但是对于一些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确有一定的欠缺,或是不重视、或是用不对,对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产生了不少负面的影响。今年依农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种对农作物健壮生长有着决定性作用的肥料——硼。相信从事农业生产的朋友们对“硼”并不陌生,“要想庄稼长得好,硼肥一定少不了”这句俗语已被广为流传,虽然农民朋友们知道硼的重要性,但对其具体的好处、使用方法、过量危害了解的并不深入,今天依农就用这篇文把“硼”给大家讲透彻,让农民朋友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1、硼能提高作物抗逆性:硼在作物植株内参与和促进核酸以及功能蛋白的合成,同时它可以提到作物细胞壁的韧性和稳定性,另外它还参与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保障植株健壮生长,从而让农作物具备对外界恶劣环境、病虫害的侵染的抗逆能力。
2、硼能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农作物良好的进行光合作用是作物累积营养物质的前提,光合作用最重要的三个前提就是“光“、”原料”和“场所”,这其中的“场所”就是叶绿体,植物中适量的硼可以稳定叶绿体膜的结构,增加基粒数量并参与多种酶的合成,从而促进农作物光合作用,起到增产丰收的效果。
3、硼是作物生殖生长必备的元素:作物植株内的硼是作物生殖生长必备的元素,硼可以促进作物开花、坐果、结种,均衡作物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
4、硼能促进作物中糖的运输:作物中的硼还参与糖的运输,叶片合成糖后,植株内的硼可以加速促进糖供给到作物的根、茎、花、果以保障作物生长所消耗养分并促进果实中糖和其它养分的积累。
农作物对硼的需求量虽然远不及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量大,但由于主观原因及客观因素,仅以我国来说如不人为补施,大部分作物都会缺硼。作物植株内的硼来源主要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期间专家指出我国耕作土壤缺硼面积高达5亿亩,土壤含硼量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因此不少地区都因土壤缺硼,影响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物缺硼后会对其有哪些具体危害,和病症表现,以便农民朋友们提早辨别及时预防。
1、根:当农作物植株缺硼时,在根上的具体表现为,毛细根减少导致吸收能力降低、根系变褐或黑发各种病害,根尖处肿大抑制根系生长发育。比如会造成大豆的根瘤菌减少,降低其根系固氮能力,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导致马铃薯薯块表皮坏死、内部变质;诱发甜菜的心腐病、溃疡病以及萝卜的褐心病等等。
2、茎:当农作物植株缺硼时,在茎上的具体表现为,茎部的疏导组织发育不全影响植株水分和养分的供给,抑制侧芽的萌发,还可能造成茎部节间缩短矮化、严重的会导致茎尖干枯死亡。比如造成油菜、芹菜等茎秆开裂;导致亚麻、芥菜、高粱等的茎尖死亡;造成番茄、黄瓜、茄子的茎节间变短、抑制其侧芽萌发。
3、叶:当作物植株缺硼时,在叶片上的具体表现为,叶片失去绿导致光合作用降低合成有机物的能力降低,幼嫩叶片会出现发育不良、卷缩等症状。比如造成柑橘、苹果叶片黄化;影响油菜、西红柿幼叶发育出现卷缩。
4、花:当植株缺硼时,在花上的具体表现为,花萼干枯,花瓣提前脱落,雄蕊、雌蕊发育不良,最终导致华而不实。在油菜上变现的最为明显,缺硼也让棉花也深受其危害。
5、果:当植株缺硼时,在果实上的具体表现为,出现畸形果、果实出现褐色病斑、果实开裂、果实栓化,严重影响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比如导致油菜荚果畸形、柑橘果实开裂、葡萄出现病斑、苹果出现栓化等等。
6、种子:当植株缺硼时,在种子上具体表现为,种子畸形、干瘪,影响大豆、油菜的产量,降低其它作物种子的繁育能力。
虽是老生常谈但是再好的东西对量也有一定的要求,硼对于农作物来说同样适应这个道理“少之有损,过之有害”。虽然我国普遍性缺硼但是青海、西藏、辽宁、吉林的一些地区的土质是富硼的,尤其是硼矿区附近,耕地作物多出现肥害。还有作物虽然需要硼,但是施入量不能过大,就拿油菜、甜菜等对硼的需求量极高的作物来说,但亩用量绝不能超过2斤(拿硼砂举例),其它作物的食用硼量要在亩用量最好保持在0.5-1斤左右。农民朋友们一旦多用或误用就可能导致作物产生硼害,我们具体看一下硼害的症状和如何补救。
1、硼过量对作物的危害:硼过量的病症主要体现在叶片上,过量严重时其它部位也会有相应病症表现。叶片主要变现为叶缘变黄,叶片变薄,严重时枯萎脱落,葡萄等果树叶片还会出现叶片变小、干尖的症状。植株内含硼超量时会导致植株根系缩短,梨、枣等果树的树皮粗糙、皮孔变大,葡萄、猕猴桃的茎秆变细等症状发生,还可能导致樱桃等果树后期落果现象严重。
2、如何及时补救:首先说一个前提硼过量补救措施效果有限,最好的方法就是适量用硼肥。根施硼过量时当植株出现硼过量中毒症状时,可进行灌水使土壤中的硼肥淋失或是施入钙肥抑制作物对硼的吸收。叶面施入硼过量时,要及时喷水淋洗植株上残留的硼肥,必要时可用低浓度磷酸二氢钾喷施植株,可以起到促进作物恢复生长的作用并且磷可以抑制硼的吸收。
农民朋友们在日常农业生产中所用到的硼肥主要有四种,硼砂(含硼量11%)、硼酸(含硼量17%)、硬硼钙石(含硼量16%)、硼镁肥(含硼量1-2%左右)。这几种硼肥外观上基本都为白色粉状或细微颗粒状物(纯硼是黑色的,作物不能直接吸收),硼砂具有速效性但在冷水中难溶可做底肥基施或追施,硼酸具速效性可做且相对易溶,可做底肥和叶面肥。硼镁肥的硼含量较低、价格也较低,另外还有一种硼渣含硼量也较低(由于外形相似农民朋友不要被忽悠了,但是这些低含量硼肥也有用处,比如可以用在葡萄、桃、无花果等对硼毒害敏感的作物上)。硬硼钙石具有缓效性,难溶解,最好最为基肥使用。
前文说到了除我国土壤缺硼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影响着作物对硼的吸收。比如说,土壤过旱作物吸收硼的效率降低或过涝会导致土壤中有效硼淋失,土壤碱性过大会导致施入硼肥失效,缺乏有机质的土壤,作物对硼的利用率也不高。因此在用硼时一定要巧妙使用。
1、根据作物控制用量:作物对硼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比如小麦、玉米需求量较少,胡萝卜、菠菜、果树对硼需求适种,甜菜、萝卜、油菜等对硼需求较高,因此施肥时要区别对待。需求较高的作物亩底施硼肥不要超过2斤,适中的不要超过1斤,较低的要在0.5斤以下甚至是不底施后期进行叶面喷施。
2、底施硼肥配合有机质肥料:传统硼肥的利用率较低,但是有机肥可以作为硼肥的增效剂,这是因为有机肥中含有机酸可以增加硼的有效性,便于作物吸收。在施入硼肥时可将硼混入有机肥中,硼砂用热水化开均匀的喷施在有机肥上(这不是多此一举它和后期喷施不是一个道理,因为作物根对硼的吸收能力要远强于叶片,另外硼用量少、有机肥用量大直接掺混很难掺匀)。和有机肥一起使用还能提高缓冲性,避免作物受到硼害。
3、叶面施硼肥:在确认植株缺硼后,叶面喷施是个不错的方法,可喷施硼酸、镁硼肥、稍贵些的速乐硼等硼肥。一定要注意喷施浓度,最低限度不能低于1000倍。
以上就是依农总结的硼对作物的作用、缺硼对作物的危害、硼过量对作物的损害以及各种硼肥的特点和硼肥的使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农民在使用硼肥时一定要做到,重视它、不过量、精准用这三个原则,小小硼肥只要用好了就能帮助农民朋友们增产丰收。